超星平台 课程资源 数字图书 实习系统 教务系统 第二课堂 融合门户
Top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三下乡】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多维度实践谱写时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5/8/11发布者:团委信息员访问次数: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于2025年暑期组建多支实践团队,分赴大足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以“专业赋能乡村,青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郜发磊在出征仪式上强调:"希望同学们以专业为笔、以热忱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答卷,既要脚踏实地服务基层,又要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各团队结合学科特色,通过红色教育、生态保护、助农直播、推普行动等多元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生态守护绿脉,专业调研筑基

生态环境学院“绿脉大足”团队奔赴敖观寺村,开展环保课堂、生态调研等行动。通过100份问卷、50余次访谈及水质土壤采样,形成乡村环境评估报告;同时为留守儿童开设“绿色课堂”,以趣味教学播撒环保种子。“用数据说话,用行动守护,这是环境人的使命。”团队成员表示。


二、数字助农拓销路,青春直播促振兴

“屏连乡土,播启农兴”人工智能学院实践团深入大足高升镇旭光村无花果基地,创新采用“线下预热+田间直播”模式,6场直播累计销售无花果超2000斤。团队从品种特性、生态种植到冷链配送全程策划,精准解决鲜果运输痛点。基地负责人称赞:“学生们用专业和热情,让我们的果子走出了大山!”


三、推普架设金桥,语言联通未来

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酉音通桥”团队深入酉阳麻旺镇,通过“朝阳计划”推普课堂、非遗工坊访谈等活动,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团队创新结合文旅直播与土家文化传承,获当地政府高度评价:“普通话是乡村振兴的‘隐形基础设施’,你们的实践意义深远。”


四、支教暖心相伴,安全知识护童行

医药健康学院支教团为乡村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知识培训。防溺水演练、消防实操等互动课程,覆盖百余名学生。“孩子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志愿者在日记中写道。


五、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

财经教育学院“赤英薪火”实践团赴大足区石马镇新立村,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开展红色研学与关爱服务。团队瞻仰唐赤英故居,聆听老党员口述奋斗历程,并通过红色绘本制作、留守儿童陪伴等活动,将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实地感悟英雄事迹,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信仰的力量。”团队成员感慨道。

六、调研融合服务,轻骑兵深耕基层

校团委“大足生态轻骑兵”团队走访高升镇,调研民生治理与生态现状,同步开展儿童陪伴活动。首日行程即完成文化陈列馆学习、托管点支教等任务,为后续实践奠定扎实基础。


此次“三下乡”活动,学院六支团队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5份,直接助农增收3万余元。学生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反哺乡村,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认知,彰显了“知行合一”的青春力量。未来,资环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社会实践品牌化、长效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资环智慧与青春能量!

Copyright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2250200014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渝ICP备16011794号

技术支持: 讯迈科技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招生办公室: 023-43793190 023-43793191 023-43793193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二环南路68号 邮编:402360

学校公众号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