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展示(一)
在逐梦路上,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是国奖获得者,用汗水书写辉煌,以坚持诠释梦想。他们在知识海洋破浪前行,在实践天地勇挑重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汲取榜样力量,奔赴星辰大海 。
林诗涵,生态环境学院2023级环境监测技术1班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榜样寄语: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先进事迹:
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二等奖、重庆市第八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AMD杯”AI+3D创新专项赛二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元宇宙·3D/XR·AI大学生创新实践大赛三等奖、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三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
经验分享:
夯实基础,学以致用。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扎实的学识是成功的基石。在日常学习中,我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力求吃透每一个知识点;课后,我通过实验、项目和实践竞赛来验证所学,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例如,在备战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全面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让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勇于创新,突破自我。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应当秉持一种心态:越害怕什么,就越要去做什么。只有当人去做感到恐惧的难而正确的事,才会成长更快,突破自我。我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这些比赛经历让我明白,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对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敢于尝试的勇气。作为团队队长,我带领成员们攻克难题,最终在多项比赛中取得佳绩。这些比赛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全面发展,锤炼品格。除了学业和竞赛,我也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班干部,我主动承担班级事务,组织团日活动,服务同学,并荣获“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同时,我坚持体育锻炼和阅读,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全面发展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也让我学会了平衡学习与生活。
心怀责任,敢于担当。我始终相信,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环保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以“追风赶月莫停留”的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沈秋明,生态环境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技术2班,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榜样寄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先进事迹:
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选拔赛职教赛道”第一名、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环境检测与监测”学生赛三等奖、第三届“川渝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三等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环境检测与监测”二等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荣获2023年重庆市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经验分享:
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我们必须保持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持续追求新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无论是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观看在线课程,还是参与行业交流,都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深度思考,创新驱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深化和创新的火花。我们要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要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创新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反思总结,不断迭代。在学习与实践中,我们要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识别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的垫脚石,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同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行为模式,实现自我迭代和持续进步。
余黄婷,生态环境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技术1班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榜样寄语:
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困难也快坚持不住了。
先进事迹:
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第三届“川渝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团队三等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环境检测与监测”团队三等奖、项目《“智驭绿界”一一新一代全新全自动绿洲开拓者》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选拔赛职教赛道一等奖、职业教育活动月环境监测岗位能力大赛二等奖等;在校期间曾担任轮滑社副社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寝室长等工作;在校外积极志愿者活动,于服务中彰显炽热担当。
经验分享:
厚积学识,臻于至善。知识的海洋浩渺而深邃,蕴藏着无尽奥秘。扎实的基础是我们在这片海洋中探索的基石,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扬帆远航。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堆砌,而要像进行化学实验那样,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让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具象化。同时,大胆质疑现有结论,培养批判性思维,才能在学术之路上行稳致远,不断探索未知。
多元发展,追求极致。身处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变革不断。我们需要全方位提升自我,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健康的生活方式赋予我们充沛的精力,积极的心态让我们在挫折面前坚韧不拔。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综合能力,在专注专业深耕的同时广泛涉猎,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发挥自身价值,绽放光彩。
勇担重任,奋楫笃行。当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性问题和社会发展困境亟待解决,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生活里遭遇艰难险阻,都不应退缩。主动担当,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凭借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黄培哲,生态环境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技术2班,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榜样寄语: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先进事迹:
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员、优秀学员、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体育活动先进个人;“校园杯”足球赛冠军、《思想道德与法治》优秀实践教学成果微视频“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职教赛道“一等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银奖。
经验分享:
厚植学识根基,秉持钻研精神。学识是逐梦路上的底气,扎实的知识储备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如海绵吸水般汲取专业知识,课堂上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重点;课后查阅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而,满足于课本知识远远不够,我们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就像科研工作者反复实验,力求每个数据精准无误;学者逐字逐句推敲典籍,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只有不断打磨知识,才能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拓展多元维度,勇攀卓越高峰。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领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培养沟通协作能力;投身艺术创作,提升审美水平;坚持体育锻炼,塑造强健体魄。通过多维度地探索,发掘自身潜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追求卓越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在一次次挑战中突破自我的过程。参加学科竞赛,与高手过招,在竞争中发现不足,奋起直追;承担重要项目,锻炼组织协调能力,用出色的成果证明自己。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引领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扛起时代担当,奏响奋斗强音。拥有扎实的学识和综合能力后,我们要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面对社会的难题,主动担当作为,不推诿、不逃避。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奋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我们不能退缩。就像革命先辈们,在艰难险阻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