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暨防范工作推进会
为切实提升师生反诈意识,有效遏制校园及周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保障师生财产安全,10月23日上午10:30,我校在二教学楼XJ103教室召开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暨防范工作推进会。全体辅导员、各二级学院专职书记,保卫处、学生处相关工作人员及部分学生干部代表参会,辖区派出所驻校民警龙兴受邀作专题分享。
会议伊始,保卫处处长王珂点明会议主旨:“近期校园周边诈骗案件偶有发生,部分学生因防范意识薄弱受骗,此次会议旨在通过警情通报、技巧讲解,打通校园反诈‘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员参与、协同防范’的工作格局。”

随后,民警龙兴结合自身驻校工作经验,围绕“警情通报、形势解读、技巧教学”三方面展开分享。他首先通报近期校园及周边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据,明确“约炮软件、刷单返利、游戏账号交易、冒充电商客服”等高发类型:“本年度,我校已发生20余起学生受骗案例,其中有学生轻信‘足不出户日赚200元’的话术;有的是游戏玩家因‘账号解封’‘装备交易’被骗。”同时,他还原两起典型案例细节——某高校学生因“冒充电商客服称订单异常,需转账验证”被骗5000元,另一学生因“刷单垫付本金”陷入连环骗局,让参会人员直观感受诈骗套路的隐蔽性。

在解读当前反诈形势时,龙兴指出:“诈骗分子正针对学生群体精准设计话术,比如利用学生‘想兼职赚钱’‘爱打游戏’的特点,通过社交软件、游戏平台推送虚假信息,甚至伪造官方截图、客服证件,降低学生警惕性。”针对这些套路,他现场传授识别技巧与应对方法:“记住‘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链接和高额回报承诺,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支付密码、验证码,不随意向非官方账户转账;遇到‘订单异常’‘账号冻结’等情况,务必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核实,或直接联系辅导员、警务室确认,切勿轻信‘私聊客服’。”

为让反诈知识“随时学、持续学”,龙兴特别向参会人员推荐官方反诈平台:“大家可以关注‘平安大足’微信公众号,这是咱们辖区公安部门的官方平台,里面会定期更新校园高发诈骗案例、最新反诈政策,还有民警录制的‘一分钟识诈’小视频,内容通俗好懂。平时不仅自己能学,还能转发到班级群、家长群,让更多人了解诈骗套路,相当于给身边人也加一道‘反诈防护盾’。”说着,他还展示了公众号的关注二维码图片,不少参会人员当场拿出手机扫码关注,方便后续获取信息。

会议尾声,王珂作总结讲话。他强调:“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不远,近期周边高校的案例已经敲响警钟,大家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反诈不是保卫处或派出所的‘独角戏’,而是关乎每一位师生财产安全、关乎校园稳定的‘集体战’。”他进一步提出要求:“保卫处会持续联动辖区派出所,做好警情通报、阵地宣传和受骗协助;各二级学院要把反诈教育融入日常管理,辅导员要精准掌握学生动态,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介入;学生干部更要发挥‘桥梁作用’,把今天学到的防范技巧传递给每一位同学,带动身边人提高警惕。唯有我们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营造‘人人识诈、人人防诈、人人反诈’的校园氛围,守住师生的‘钱袋子’,筑牢平安校园的‘防火墙’。”
下一步,我校将持续深化与辖区派出所的警校联动,通过“警情通报会、反诈小课堂、宿舍宣传角”等多种形式,推动反诈工作常态化、精准化,切实守护师生财产安全,让“反诈防线”成为校园安全的坚实保障。